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Okay,各位 Market Surfer、Crypto Volatility Rider,同埋想掌握市場「彈性」嘅朋友仔!今日我哋要解剖嘅係一個極度常用、極度重要,而且內置咗「風險探測器」嘅超級指標 —— Bollinger Bands® (布林帶),簡稱 BB!佢就好似喺價格周圍畫咗一條「橡筋圈」,幫你睇價格相對近期波幅係咪去得太盡,仲可以預示市場幾時可能要「爆發」!
Bollinger Bands (BB) 係乜東東?佢同普通通道有咩唔同?
BB 係由 John Bollinger 喺 1980 年代發明嘅一個波動性通道指標 (Volatility Channel Indicator)。佢唔係畫兩條固定距離嘅線,而係一個動態嘅、會跟隨市場波動性自動調整闊度嘅通道!
佢由三條線組成:
中軌 (Middle Band): 通常係一條 N 期嘅簡單移動平均線 (SMA),代表近期價格嘅平均水平或趨勢。
上軌 (Upper Band): 中軌 + K 倍嘅 N 期標準差 (Standard Deviation)。
下軌 (Lower Band): 中軌 – K 倍嘅 N 期標準差。
標準差 (Standard Deviation): 係統計學上量度數據點 (呢度係價格) 相對於平均值 (中軌 SMA) 有幾分散嘅指標。波動越大,標準差越大;波動越細,標準差越細。
核心特性:自動伸縮!
當市場波動性增加 (價格大起大落) → 標準差變大 → 上下軌擴闊。
當市場波動性減少 (價格窄幅盤整) → 標準差變細 → 上下軌收窄 (The Squeeze!)。
「Bollinger Bands 結構:中軌 + 自動伸縮的標準差通道」
同固定通道 (e.g., Donchian Channel, Keltner Channel 部分版本) 嘅最大分別就係 BB 嘅闊度係基於統計學嘅標準差計出嚟,會自己適應市場波動性。
John Bollinger 發明 BB 嘅目的,係想創造一個可以話俾 Trader 知,目前價格相對於佢近期嘅波動範圍嚟講,係處於一個相對高位定係相對低位。佢唔係要預測絕對頂底,而係睇「相對價值」。
設計理念:
價格大部分時間喺通道內: 基於統計學原理,如果價格係正態分佈 (雖然市場唔完全係),大部分時間 (例如用 2 倍標準差時約 95%) 價格應該會喺布林帶通道之內波動。
觸及通道 = 相對極端: 當價格觸及上軌或下軌時,表示價格相對於近期波動嚟講,已經去到一個比較極端嘅位置。
波動性本身就係信息: 通道嘅闊度變化 (擴闊/收窄) 反映咗市場波動性嘅增減,呢個本身就係重要嘅交易線索 (尤其係 Squeeze)。
計算核心:SMA + 標準差
計 N 期 SMA (中軌)。
計 N 期價格嘅標準差。
上軌 = SMA + (K * 標準差)
下軌 = SMA – (K * 標準差)
「Bollinger Bands 原理:基於統計標準差的相對高低」
波動性指標 (Volatility Gauge):
布林帶收窄 (Bollinger Band Squeeze): 上下軌之間距離變得非常窄。表示市場波動性極低,好似暴風雨前嘅平靜。通常預示住即將有大行情爆發 (向上定向下唔知!)。呢個係 BB 極度重要嘅訊號!
布林帶擴闊 (Bands Expansion): 上下軌快速分開。表示波動性急劇增加,通常發生喺 Squeeze 之後嘅突破行情。
「BB 波動性訊號:Squeeze & Expansion」
相對高低點 / 潛在 OB/OS (Relative High/Low – 極需結合趨勢!):
價格觸及上軌 → 相對於近期波動,價格偏高。可能係超買?
價格觸及下軌 → 相對於近期波動,價格偏低。可能係超賣?
超級無敵重要警告! (新手最大誤區!): 千祈唔好一掂到上軌就做空,掂到下軌就做多!喺強勁趨勢市,價格可以長期「貼住」上軌行 (Walking the Bands / Riding the Bands) 而繼續上升,或者貼住下軌行而繼續下跌!呢個時候掂到軌道反而係趨勢持續嘅信號!
正確用法:
盤整市 (Ranging Market): 價格觸及上軌可能係阻力,觸及下軌可能係支撐。可以考慮逆勢短線交易 (需要確認)。
趨勢市 (Trending Market): 價格「貼住」上軌/下軌走,係順勢訊號!只有當價格明顯脫離軌道 (例如上升趨勢中由上軌大幅回落到中軌以下),先至係趨勢可能減弱嘅警示。
「BB 相對高低:盤整 vs 趨勢用法大不同!」
布林帶寬度指標 (Bollinger Band Width – BBW):
呢個係一個獨立指標,直接量度上軌同下軌之間嘅距離 (通常係 (上軌 – 下軌) / 中軌)。
用法:
BBW 跌到歷史低位 → 確認極度 Squeeze 狀態,捕捉爆發機會嘅準備訊號。
BBW 由低位急劇上升 → 確認波動性爆發。
BBW 達到歷史高位後開始回落 → 可能暗示趨勢短期內用力過猛,波動性可能收縮。
%B 指標 (%B Indicator):
呢個指標量度收市價喺布林帶通道內嘅相對位置。
%B = (收市價 – 下軌) / (上軌 – 下軌)
用法:
%B > 1 → 價格收喺上軌之上 (極強勢,可能超買或趨勢延續)。
%B < 0 → 價格收喺下軌之下 (極弱勢,可能超賣或趨勢延續)。
%B = 0.5 → 價格收喺中軌。
%B > 0.8 → 相對接近上軌 (超買區)。
%B < 0.2 → 相對接近下軌 (超賣區)。
可以喺 %B 指標上搵背馳!例如價格創新高,但 %B 冇對應咁高,可能係看跌背馳。
W 底 / M 頂 (W-Bottoms / M-Tops – Bollinger 親授技巧!):
呢個係 John Bollinger 本人常用嚟判斷反轉嘅形態!
W 底 (W-Bottom – 看漲反轉):
2. 價格反彈回中軌附近。
3. 價格再次下跌,形成第二個低點,但呢個低點必須保持喺下軌之內或之上 (冇再創新低穿下軌!)。
4. 如果之後價格能突破之前反彈嘅高點 → 確認 W 底形成,係較強嘅買入訊號。
M 頂 (M-Top – 看跌反轉):
2. 價格回落到中軌附近。
3. 價格再次上升,形成第二個高點,但呢個高點必須保持喺上軌之內或之下 (冇再創新高穿上軌!)。
4. 如果之後價格能跌穿之前回落嘅低點 → 確認 M 頂形成,係較強嘅賣出訊號。
核心: 第二個頂/底相對於布林帶嘅力量減弱!
「Bollinger Bands 進階:W 底 & M 頂反轉形態」
布林帶 Squeeze 突破策略 (Classic Breakout Strategy):
識別 Squeeze (BBW 到達低位)。
等待價格帶量向上/下突破布林帶上/下軌。
突破方向就係你嘅交易方向。
止損可以設喺突破 K 線嘅另一端或者中軌另一側。
「經典 BB 策略:Squeeze 後的突破」
核心參數:(N, K)
N (SMA & Std Dev Period): 計算中軌 SMA 和標準差嘅週期。預設 = 20。
K (Std Dev Multiplier): 標準差嘅倍數。預設 = 2。
標準預設:(20, 2)! 呢個係 John Bollinger 推薦嘅,亦係全球壓倒性多數 Trader 使用嘅設定。
參數設定分析 & 「最紅」組合探討:
(20, 2) 為何係黃金標準?
統計學意義: 2 倍標準差大約能包含 95% 嘅價格數據 (假設正態分佈)。觸及上下軌代表價格相對稀有。
平衡性: 20 期 SMA 提供咗一個穩定嘅中期趨勢參考,2 倍標準差嘅闊度喺多數市場同 timeframe 都表現良好。
改參數嘅方向同效果:
改短 N (e.g., 10, 2):
效果: 中軌反應更快,通道對短期波動更敏感,會更頻繁收窄擴闊。
用法: 短線交易者可能用,想捕捉更快嘅 Squeeze 同突破。
風險: 噪音大增,假 Squeeze、假突破增多。
改長 N (e.g., 50, 2):
效果: 中軌更平滑,通道更穩定,更能反映長期趨勢同波動。
用法: 長線交易者可能用,識別大型盤整區 (長期 Squeeze) 或長期趨勢。
改細 K (e.g., 20, 1 或 20, 1.5):
效果: 通道變窄!價格會更頻繁觸及上下軌。
用法: 可能想增加交易訊號 (例如喺盤整市做逆勢),或者想更快收到價格相對極端嘅提示。
風險: 假訊號極多!喺趨勢市會俾佢呃死。
改大 K (e.g., 20, 2.5 或 20, 3):
效果: 通道變闊!價格好少會觸及上下軌。
用法: 想過濾絕大部分噪音,只有喺極端波動時先得到訊號。可能用嚟捕捉非常態嘅大行情開端。
風險: 訊號極度稀少,可能錯過大部分機會。
邊個「獨特」組合最紅最有效果?
冇!預設 (20, 2) 就係最紅最有效果嘅! 因為佢背後有統計學支持,而且最多人用,有共識基礎。
微調嘅考慮 (需要大量測試!):
Crypto 高波動市場: 可能有人會試用 (20, 2.1) 或者 (20, 2.5) 去稍微加闊通道,減少被插針假突破嘅機會。
特定短線策略: 可能有人會用 (10, 1.9) 或 (10, 2) 去追求更快嘅反應。
結論:強烈建議新手同絕大多數 Trader,都係由預設 (20, 2) 開始,先精通佢嘅各種用法。 亂改參數好易失去 BB 嘅統計意義。
「BB 參數 (20, 2):堅持經典」
時間間隔分析:
所有時間間隔都可用! BB 喺唔同 timeframe 都有佢嘅價值。
用法重點隨週期變化:
超短線 (M1, M5, M15):
Squeeze 依然係重要訊號!短線 Squeeze 後嘅突破往往有好嘅 Scalping 機會。
價格觸及上下軌非常頻繁,主要可能睇極端情況配合反轉形態。
日內 / 短波段 (H1, H4):
BB 常用主場! Squeeze 突破、Walking the Bands、盤整市嘅上下軌 S/R、W 底 M 頂等策略都適用。
波段 / 長線 (Daily, Weekly):
訊號更可靠,意義更重大! Daily/Weekly 級別嘅 Squeeze 往往預示住大行情。長期 Walking the Bands 確認強趨勢。W 底 M 頂更可靠。可以用嚟判斷主要趨勢嘅波動範圍
「BB 時間框架:週期越長,訊號越宏觀/可靠」
參數:預設 (20, 2)! 唔係冇原因嘅經典。
時間間隔:所有都可用,但 Daily/Weekly/H4/H1 係最常用且訊號較可靠嘅區域。
最紅/最有效果嘅用法 = 理解「相對性」+ 識別「狀態」+ 結合「價格行為」:
核心係波動性! 用 Squeeze 捕捉潛在爆發點。
理解相對高低! 觸及上下軌唔係絕對訊號,一定要睇當時係趨勢市 (順勢 Walking the Bands) 定盤整市 (逆勢考慮反轉)。
精通 W 底 M 頂! 呢個係可靠嘅反轉形態。
配合確認! Volume (突破時放量)、K 線形態 (喺軌道附近嘅反轉 Pin Bar/Engulfing)、S/R 水平。
BB:你嘅市場「彈性」測量儀 + 「壓力鍋」警報器
Bollinger Bands 係一個極度實用且廣泛應用嘅指標。佢嘅強大之處在於:
動態適應市場波動性。
提供相對高低參考。
Squeeze 預示潛在突破。
W 底 M 頂提供可靠反轉形態。
但要記住:
本身唔係趨勢方向指標 (要睇中軌同價格位置)。
OB/OS 訊號喺趨勢市係陷阱!
Squeeze 突破方向唔確定。
需要結合其他分析。
「Bollinger Bands:市場的彈性壓力計」
掌握 Bollinger Bands,尤其係理解佢點樣反映波動性同點樣喺唔同市況下解讀,絕對係每個 Trader 必備嘅技能。
下一步行動:
將 Bollinger Bands (用預設 20, 2) 加到你所有常用嘅圖表。
重點觀察 Squeeze 形態,以及之後價格嘅突破方向同幅度。
留意價格 Walking the Bands 嘅情況,感受趨勢力量。
練習識別 W 底同 M 頂形態。
將 BB 結合你常用嘅其他指標或分析方法。
Backtest! 驗證基於 BB 嘅交易策略 (e.g., Squeeze 突破)。
祝大家掌握市場嘅彈性同壓力,捉緊每個爆發機會! 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