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準差|波幅分析基礎,炒波段必備!

Okay,各位型英帥靚正嘅 Trader 同學仔!喂喂喂!想喺 Crypto 海、股海、匯海,甚至任何金融產品嘅浪濤之中玩得更 Pro?想知點樣捕捉市場嘅「爆發」同「靜止」時刻?今日我哋就嚟拆解一個成日見到,但好多人唔識玩到盡嘅技術指標:Standard Deviation (標準差)!唔好以為佢剩係數學堂先會出現,喺 Trading 世界,佢絕對係你武器庫入面一件低調但堅揪嘅利器!

準備好未?Let’s dive deep!

Standard Deviation 指標:佢嘅前世今生 (The Origin Story)

呢個指標其實唔係咩石破天驚嘅新發明。佢嘅核心概念就係統計學入面嘅「標準差」,用嚟度量一堆數據(喺我哋呢度就係價格)有幾分散。咁點解會走入 Trading 世界?

「老豆」其實係 Bollinger Bands (布林帶): 冇錯!你成日用嘅 Bollinger Bands,中間條線係移動平均線 (Moving Average, MA),而上下兩條帶,就係用「Standard Deviation」計出嚟嘅!John Bollinger 喺 1980 年代發明 Bollinger Bands 嘅時候,就係想用統計學方法去量度市場嘅波動性 (Volatility)。佢發現,價格通常會喺某個移動平均線嘅標準差範圍內波動。

獨立成軍: 後來,大家發現剩係睇 Standard Deviation 本身都有佢嘅價值,唔一定下下都要跟住 Bollinger Bands 一齊用。佢直接話俾你知,而家個市係「風平浪靜」定係「波濤洶湧」。

所以,Standard Deviation 指標嘅誕生,就係為咗幫我哋量化一個睇唔到但極之重要嘅市場元素:波動性。

Standard Deviation 嘅設計原理由來 (How it Actually Works – The Math, but Chill)

唔使驚,唔會叫你計數。但搞清楚佢點嚟,你先知點解佢Work。

搵個「平均價」: 首先,指標會計一個特定時期內(例如過去 20 日)嘅移動平均價 (Simple Moving Average – SMA)。呢個係我哋嘅基準線。

度下每日有幾「遠」: 然後,佢會睇返呢段時期內,每日嘅收市價同呢條平均線差幾遠(呢個差叫做「偏差」)。

計個「平均距離」: 最後,佢用一個統計學公式(Standard Deviation 公式),去計出呢啲「偏差」嘅平均程度。

簡單講,Standard Deviation 嘅數值:

數值高 (High SD): 代表近期價格波動好大,價格成日大上大落,離平均價好遠。市場好「活躍」,或者好「唔肯定」。

數值低 (Low SD): 代表近期價格波動好細,價格好貼近平均價,冇乜大郁動。市場好「平靜」,可能喺度「儲氣」。

諗下條橡筋:

Low SD = 橡筋放鬆,冇乜力。

High SD = 橡筋拉到好行,充滿張力!

「Standard Deviation 概念解說」

一般與進階使用方法 (From Zero to Hero)

Level 1: 傳統教科書用法 (The Basics)

最基本嘅睇法,就係用 SD 嚟判斷市場狀態:

極低 Standard Deviation: 通常代表市場喺度「橫行整固」(Consolidation)。價格冇乜方向,成交可能縮細。好多 Trader 會視呢個情況為**「風暴前夕」**,因為市場唔會永遠都咁靜,低波動之後往往會跟住一波大波動(向上或向下爆發)。

用法: 留意價格幾時突破呢個橫行區間,配合 SD 開始回升,可能係入場機會。

極高 Standard Deviation: 代表市場波動性非常劇烈。可能係因為重要新聞公佈、突發事件,或者趨勢走到尾聲,出現恐慌性拋售或瘋狂追價。

用法:

順勢交易者: 高 SD 可能確認咗一個強勁嘅趨勢(如果價格持續向單一方向移動)。

逆勢交易者: 極端高嘅 SD,加上價格離平均線超遠,可能會搵機會博**「均值回歸」(Mean Reversion)**,即係估價格會短暫回彈/回調返去平均線附近。呢招風險高,要小心!

「高低 Standard Deviation 實例」

Level 2: 進階玩法 – 參數、時框、獨特組合 (Pro Tips & Global Insights)

呢度先係戲肉!好多人淨係用預設參數,但真正嘅「老司機」會根據唔同情況調整。

A. 參數設定 (Periods) 大拆解:

預設參數 (Default): 20 期

點解係 20?因為傳統股市一個月大約有 20 個交易日。呢個設定比較中性,適合捕捉中期嘅波動變化。對日線圖 (Daily Chart) 嚟講幾常用。

各國 Traders 點樣玩?(Global Variations & Styles):

短線/即市交易者 (Scalpers/Day Traders – 歐美、亞洲 Crypto 圈好常見):

參數: 傾向用更短嘅參數,例如 10 期、12 期、甚至 5 期。

原因: 短參數對近期價格變化更敏感,可以更快捕捉到波動性嘅突然增加或減少,適合喺 M5 (5分鐘)、M15 (15分鐘) 圖表上搵快進快出嘅機會。

例子: Crypto 市場波動大,好多人會用 10 期 SD 配 M15 圖,去搵「波動性爆發」嘅入場點。

波段/趨勢交易者 (Swing/Trend Traders – 各地都有,睇資產):

參數: 可能堅持用 20 期,或者用稍長嘅參數,例如 30 期、50 期。

原因: 長啲嘅參數可以過濾掉短期嘅雜訊,睇到更宏觀嘅波動趨勢。例如,當 50 期 SD 持續低迷咗好耐之後開始爬升,可能預示住一個新嘅大趨勢要啟動。

例子: 喺 H4 (4小時) 或 D1 (日線) 圖上,用 30 期 SD 嚟判斷一個區間整理係咪差唔多完結。

長線投資者 (Long-term Investors):

參數: 可能會用到 100 期甚至 200 期。

原因: 佢哋關心嘅係非常長期嘅市場狀態變化,例如判斷市場係咪進入咗一個長期嘅低波動/高波動時期。

例子: 喺 W1 (週線) 圖上用 100 期 SD,去評估大市整體嘅風險水平。

B. 時間間隔 (Timeframes) 嘅影響:

同一組參數,放喺唔同時框,意思可以完全唔同!

短時框 (M1, M5, M15): SD 會跳得好快,好多「毛刺」(spikes)。反應快,但雜訊多。適合捕捉日內嘅短暫波動機會,但容易俾假訊號呃到。

中時框 (M30, H1, H4): 比較平衡。SD 變化相對平滑啲,但又唔會太遲鈍。適合波段交易,捕捉幾日到幾個禮拜嘅行情。好多人鍾意用 H1 / H4 配 20 期 SD。

長時框 (D1, W1, MN): SD 變化非常緩慢,睇到嘅係大趨勢嘅波動狀態。一個明顯嘅轉變可能代表市場結構性嘅改變。適合長線部署同判斷大方向。

C. 邊個組合「最紅」最有效果?(The “Hot” Combos – Disclaimer: No Holy Grail!)

記住:市場係生嘅,冇一套參數組合永遠係「最佳」。以下係一啲目前比較多人討論、或者喺特定策略下表現唔錯嘅組合,但最緊要係自己回測 (Backtest) 同驗證!

組合 1:「波動性擠壓突破」策略 (Volatility Squeeze Breakout)

設定: 20 期 SD + Bollinger Bands (20, 2) + Keltner Channel (20, 1.5 ATR) (好多平台內置呢個組合,叫做 TTM Squeeze 指標)

時框: H1, H4, D1

原理: 當 Bollinger Bands 條帶縮入 Keltner Channel 條帶之內,代表 SD 極低,市場能量高度壓縮(好似彈弓咁)。呢個時候 SD 指標本身會處於極低水平。

用法: 等待價格有力地向上或向下突破呢個「擠壓區」,並且 SD 指標開始明顯掉頭向上,確認波動性回歸,順勢入場。呢個係捕捉「橫盤後爆發」嘅經典策略。

效果: 據說喺趨勢明顯嘅市場(升市或跌市之後嘅整理)效果較好。

「波動性擠壓突破」實例

組合 2:「極端波動逆轉」捕捉 (Extreme Volatility Fade)

設定: 10 期 或 14 期 SD + RSI (相對強弱指數)

時框: M15, M30, H1 (較短線)

原理: 喺 Crypto 等高波動市場,價格有時會喺短時間內大幅偏離均線,導致 SD 急升。當 SD 達到近期極高水平,同時價格出現超買/超賣 (例如 RSI > 70/80 或 < 30/20),並且出現反轉嘅 K 線形態 (例如 Pin Bar, Engulfing Pattern) 時,可能係短線逆轉嘅機會。

用法: 喺極高 SD 情況下,等待 RSI 超買/超賣 + 明確嘅反轉 Price Action 信號出現,先考慮逆勢短炒,目標通常係回歸到移動平均線附近。風險極高,必須設好止損!

效果: 呢招比較適合經驗豐富、風險承受能力高嘅短線交易者。喺區間震盪市或者趨勢末端可能有用。

「極端波動逆轉」實例

組合 3:「低波入場,高波離場」過濾 (Volatility Filter)

設定: 20 期 或 30 期 SD (睇你交易週期) + 你本身嘅入場策略 (例如係均線交叉、趨勢線突破等)

時框: 配合你本身策略嘅時框 (H1, H4, D1 較常見)

原理: 利用 SD 嚟幫你決定幾時出手,幾時觀望。

用法:

入場過濾: 當 SD 處於低位並開始回升時,如果同時觸發咗你本身嘅入場信號,咁呢個信號嘅可靠性可能更高(因為波動性配合)。如果 SD 仲係死氣沉沉,就算有入場信號,都可能要等下,或者減低倉位,因為可能只係假突破。

離場參考: 當你持倉獲利,而 SD 飆升到極高水平,可能代表市場情緒過熱,趨勢隨時可能反轉或者大幅回調。呢個時候可以考慮分批止盈,或者收緊止損。

效果:呢個唔係一個獨立策略,而係一個優化工具,可以提升你原有策略嘅勝率同風險管理。好多成功嘅 Trader 都會用波動性指標嚟做決策過濾。

D. 最佳參數組合是哪幾組?(The Million Dollar Question)

坦白講,冇!絕冇! 如果有人話你知某個參數組合天下無敵,佢一係呃你,一係就係市場新手。

點解?

市場會變: 牛市、熊市、震盪市,唔同市況,指標嘅有效性會唔同。

資產會變: Bitcoin 嘅波動性同黃金、美股指數、港股騰訊都唔同,最佳參數自然唔同。

你嘅風格會變: 你做短炒定長揸?你風險承受能力高定低?呢啲都會影響你點用 SD。

咁點算?

由預設開始: 20 期係一個好嘅起點。

理解原理: 明白短參數敏感、長參數平滑嘅特性。

大量回測: 用你感興趣嘅市場同時間框架,試下唔同參數 (例如 10, 14, 20, 30, 50),睇下邊個喺過去表現最好(但記住過去唔代表未來)。

配合其他指標: SD 剩係話你知「幾嘈」,冇話你知「去邊」。一定要配合趨勢指標 (MA, MACD)、動量指標 (RSI, Stochastics)、形態分析、支撐阻力等一齊用。

持續優化: 保持學習,觀察市場,定期檢討你嘅參數係咪仲有效。

總結「參數/時框」重點:

短線/高波動市場 (Crypto M15/H1): 考慮 10-14 期 SD。

中線波段 (股票/外匯 H4/D1): 20-30 期 SD 係常用選擇。

長線趨勢 (指數/商品 W1): 50 期或以上 SD 可作參考。

TTM Squeeze 策略: 20 期 SD (配合 BB 20,2 / KC 20, 1.5)。

最緊要: 測試!測試!測試!

總結:Standard Deviation – 你嘅波動性探測器 (Final Thoughts)

Standard Deviation 唔係一個直接俾買賣信號嘅指標,但佢係一個極之重要嘅市場狀態探測器同策略過濾器。佢幫你:

量化波動性: 將抽象嘅市場「氣氛」變成具體數字。

識別潛在機會: 低波可能預示爆發,高波可能預示反轉或趨勢加速。

優化入場離場: 配合你嘅策略,提高勝算,管理風險。

適應唔同市場: 透過調整參數同時間框架,應用喺唔同資產同交易風格。

對於目標係全球年輕 Trader 嘅你哋嚟講,玩轉 Crypto、外匯、股票等等,學識用 Standard Deviation 絕對可以幫你喺波動中搵到更多 Alpha (超額回報)!

記住:

冇聖杯參數。

一定要結合其他分析工具。

回測同實踐先係王道。

希望呢篇深入淺出嘅解說幫到你!快啲打開你嘅 Trading Platform,試下玩下 Standard Deviation 啦!有咩問題或者心得,歡迎喺網站留言交流!下次再同大家拆解其他好玩嘅技術指標!Peace out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